核心观点
Core Viewpoint
宏观
国内方面:9月20日,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8月以来,各有关方面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积极谋划一批储备政策,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切实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持续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国际方面:9月21日,美联储公布9月利率决议,美联储9月FOMC会议决定再次暂停加息,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5.25%-5.5%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量化紧缩计划继续执行,QT上限950亿美元/月,8月缩减约790亿美元。尽管美联储自6月后再次按下暂停键,但更新的点阵图和经济预测较为鹰派,其中点阵图暗示年内或再加息一次,明年可能的降息次数降至两次,2025年和更长期的利率预期均抬升;此外,美联储在经济展望中提高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将2023年的经济增速从6月的1%提升至2.1%,2024年的经济增速从1.1%提升至1.5%。
本次会议释放的鹰派信号较为强烈,为今后很可能更高更持久的利率水平定调。同时,美联储在保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达成经济软着陆的信心明显增强。这些信号无疑增加了市场对流动性担忧的程度。目前,联邦基金利率预期显示市场对11月和12月加息预期依然略低于40%。消息公布后,美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创下近期新高,美元指数也快速上行至105.36。
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周央行共计7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资金投放方面,共计开展96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80%,合计资金净投放达2640亿元,投放量较上期大幅增加。本周公开市场预计共有9680亿元逆回购到期。
同业存单方面,上周共发行503只,环比增加300只,发行总额共计6969.6亿元,环比增加4799.5亿元。上周DR007持续上升。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报收1.79%、2.26%、2.83%、2.90%,较上期分别变化-4.87bp、23.13bp、68.92bp、17,37bp。
债券市场
本期共发行利率债60只,较上期减少20只,发行金额共计6015.9亿元,较上期增加1071.8亿元。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截至9月22日,报收2.68%。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分别较上期变动-0.04%、-0.13%、-0.19%,分别报收101.15、101.785和101.615。国债现货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整体上行,分别收盘于2.213%、2.3894%、2.53%、2.6767%、2.68%,较上期变动10.7bp、4.51bp、5.05bp、3.93bp、4.3bp。
国债指数(000012.SH)震荡上行,截至上周五,报收204.33,环比变动-0.03%,成交量较上周有所增加,依旧维持近3年高位。
利差方面,本周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报收-176.5bp,环比走阔,维持倒挂;中国10年期与1年期期限利差报收46.2bp,环比收窄;信用利差方面,AAA级、AAA-级、AA+级、AA级均收窄与1年期期限利差报收52.6bp,环比收窄;信用利差方面,AAA级、AAA-级、AA+级均收窄,AA级走阔。
后市展望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开始稳步上升,截至9月22日,报收2.6750%,触底反弹走势明显。8月的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出炉,显示需求在缓慢恢复之中,上游的生产经营活动较为敏感,已经明显回暖。政策刺激的效果正在显现,在9、10月份可能会加速起效。近期央行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息政策带动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不过当前底部筑底的走势基本明确,上周收益率已经开始反弹。国债收益率的回升,债券市场的交易价格预计会震荡下行。资本利得收益大概率将会减少,票息收入或将作为主要的盈利来源。